借用网友一句评论:
「这个剧就是我的罪恶快感」
一方面,你确实知道这是部毫无内涵的快餐剧。
另一方面,又无法抵挡它让人欲罢不能的魅力。
甚至于,被国内不少观众戏称为「巴黎小时代」。
话不多说,香玉今天就来说说这部电视剧界的「垃圾食品」——
《艾米丽在巴黎》第三季
Emily in Paris
艾米丽 (莉莉·柯林斯饰) ,巴黎旅游大使。
在这部剧中,城市美景至少占据一半时长。
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塞纳河……
到了第三季,网飞已然不满足远观埃菲尔铁塔。
开场直接放出「王炸」。
将战场搬到位于埃菲尔铁塔上的米其林一星餐厅,Le Jules Verne.
要知道,这家号称巴黎最难订的餐厅。
就算提前三个月预订,也只能订到中午的位置。
跟着艾米丽站在塔上,俯瞰璀璨的巴黎夜景。
谁看了不得感慨一句——
不愧是网飞。
有钱任性。
其实,这部剧的故事并不复杂——
美国女孩艾米丽因工作表现优异,被派往法国分部工作一年。
和普通女孩一样,艾米丽抱着对「浪漫之都」的美好幻想来到巴黎。
第一季的故事其实还是很有意思的。
讲述了一个美国女孩在巴黎职场升级打怪的故事。
随着艾米丽搞定一个又一个case,观众也跟着艾米丽一起大呼爽快。
毕竟,谁不爱看美女搞事业?
然而到了第二季,整部剧画风来了个翻天覆地的变化。
之前被观众认可的职场戏份,演变成了背景板。
重头戏逐渐被恋爱撕逼占据。
当然,观众也喜欢看美女谈恋爱。
但没想到,这恋爱居然朝着狗血的方向一路到底。
三角恋经典构图
其混乱程度,同制作班底的《绯闻女孩》都得说声,深得真传。
这也就有了第二季中,这部剧作为「小时代5.0」一战成名的名场面。
艾米丽生日会上,闺蜜发现艾米丽睡了自己男朋友加百列。
一气之下,发表了和「发烂发臭」同款祝酒词——
敬我们的女主人艾米丽
她确实在巴黎犯了很多错
她假装是我的朋友,和我的男朋友有一腿!
敬我的男朋友
他和我的假朋友搞在一起!
在艾米丽三番四次哀求下,两人约定谁也不和加百列在一起。
强行掐断对男人的爱意,和闺蜜重修于好。
转头,就和法语课同桌、伦敦男孩阿尔菲在一起。
巴黎的爱情,果然来得快,去得也快。
不久,她意外发现闺蜜背叛约定,和加百列破镜重圆。
原来,所有的一切都是套路。
第二季的故事也到这里戛然而止。
香玉怎么也没想到,第三季居然还能在狗血上翻出花样。
面对职场问题,艾米丽焦头烂额。
随着美国主管来到巴黎,公司陷入水火不容。
法国高管一气之下自立门户,并向艾米丽抛出橄榄枝。
但美国主管也很热情,让艾米丽难以提出辞职。
秉持着谁也不得罪的理念,艾米丽只得两头瞒。
可惜,她失算了。
得知真相的法国主管毅然决然放弃艾米丽。
而美国主管自知失去团队的法国分部徒有空壳,直接向总部申请,砍掉法国部门。
于是,艾米丽经历了短暂的失业危机后,决定继续留在法国 。
与此同时,艾米丽的感情生活直接狗血升级。
男友阿尔菲因为艾米丽无法平衡感情和工作,决意分手。
这一边,艾米丽拼命想要挽回男友。
另一边,虽然保证自己和加百列保持好友关系。
但两人之间的对话……懂的都懂。
到了这一季的最后十分钟,感情线直接丢了个「重磅炸弹」。
闺蜜在和加百列的结婚典礼上,将加百列和艾米丽的过往揭了个干净——
我们在一起的唯一原因,是因为我知道你爱艾米丽
你和艾米丽自从相遇以后,就一直爱着彼此
我能从你们的眼神里看出来
她看你的方式,你看她的方式
任何人都看得出来
随后直接愤然离开婚礼现场。
加百列这才坦言两人仓促结婚的真相,闺蜜怀孕了。
如果说第二季除了狗血之外,看完还能勉强说出主线剧情。
那么到了第三季,香玉甚至无法说出它究竟讲了什么。
有一句台词,是阿尔菲和艾米丽分手时所说——
不做选择也是选择。
《艾米丽在巴黎》在创作中似乎也秉持这一点。
既然不知道拍什么,那就什么都拍吧。
职场、爱情、友情……
这部剧什么都想探讨,最终却演变成狗血戏码满天飞。
除了狗血,这部剧还有另一个被诟病的点——
女主毫无成长。
第一季的艾米丽,是个还算讨喜的「卷王」。
初来乍到,对法国的工作文化尚不熟悉。
就算稍微有些越界,观众也可以原谅。
但剧情发展到了第三季,她过分积极的状态就有些令人生厌了。
刚来巴黎时,努力工作的艾米丽曾被法国同事指责摧毁他们的「法国精神」。
「你们生活是为了工作,而我们工作是为了生活」
抛开观点本身是否带有刻板印象不说,艾米丽确实没有明确的界限感。
直到第三季,艾米丽这个毛病依然没有任何改变。
在派对上,她不顾对方拒绝的态度,追着询问工作。
这倒也罢,艾米丽的老毛病了。
更令香玉生气的是,她打着为同事好的由头。
在同事明显表现出不满的情况下,依然替同事出营销方案。
在这种「孔雀」行径之下,同事在自己的case中变得毫无作用。
艾米丽反而成了会议的焦点。
这也致使同事最终决定离开这个团队。
艾米丽这种越俎代庖的行为,哪个打工人看了拳头不发硬。
毕竟,谁愿意自己辛辛苦苦带的项目,别人耍个小聪明就抢走了所有功劳。
如果为了彰显「主角光环」,代价是让其他角色沦为工具人。
那就算有莉莉·柯林斯这张酷似赫本的脸,人设该崩还得崩。
更别说艾米丽和加百列狗血的爱情故事。
明明上一秒还对着阿尔菲深情献唱,希望阿尔菲可以原谅自己。
下一秒就和加百列同游普罗旺斯。
香玉差点儿忘了。
是谁在第一季把爱情比作可丽饼,表示自己坚决不愿和别人分享呢?
别问。
问就是巴黎可以原谅一切。
有网友评论,没有艾米丽的话,这个剧还挺好看。
这个评论同样指出了,《艾米丽在巴黎》让人欲罢不能的原因之一——
配角的故事反而比主角更出挑。
就拿评论提到的法国主管来说,她同样面对选择的问题。
但她的做法就和艾米丽截然不同。
上一季,法国主管无法忍受美国主管的「独裁」。
带着员工出逃创业,本就圈了一波粉。
正如法国主管自己所言,你不会以为创业很容易吧。
昔日客户合同全在旧公司, 租赁不到合适的办公室…… 诸如此类的问题比比皆是。
但就算身处困境,自己被抛橄榄枝时, 她还是选择询问员工的看法。
在朋友和大客户之间,选择并肩作战的朋友。
反过来想想。
如果是艾米丽,想必是不会放过大客户的。
另一边,艾米丽的中国闺蜜则是在爱情上体现出「飒」的一面。
当男友和闺蜜之间发生冲突,你该如何选择?
一道很常见的选择题。
中国闺蜜在艾米丽选择退行的情况下,依旧要求男友表态——
要么改变对我闺蜜的态度,要么就分手。
这种为了友情两肋插刀的人设, 能不讨喜吗?
艾米丽作为这部剧的起点。
已然不再是第一季的「大女主」形象。
随着故事的发展,这部剧的形式越发大过于内容。
艾米丽的存在,只是为了让故事顺利发展下去。
但问题是,这样的故事真的能好看吗?
我看未必。
回到最初的问题。
为什么《艾米丽在巴黎》给观众的感受如此割裂?
其实,不只是这部剧的问题。
作为向来不在乎剧情合理和内容深度的小妞剧(chick flick) 。
小妞剧代表作《绯闻女孩》
要它有内涵,本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的事情。
一般来说,这种类型的剧只保证第一季成为现象剧。
随后,让观众熟悉的角色绕着圈子谈恋爱、撒狗血就行了。
等到观众新鲜感消失后,剧情就朝着无脑的方向发展。
常用的手段就是不断加入新的角色。
他们唯一的功能,就是让局面更加混乱。
而这对于对剧情和故事有要求的观众来说,自然会觉得越来越乏味。
《艾米丽在巴黎》的数据也证明了这一观点。
第一季的豆瓣评分至少还在7分以上。
但第二、三季的分数则是明显下滑。
评论里,更是充满了花样百出的吐槽。
让人直呼,评论比剧更精彩。
「剧本是王八拳的路数,抡哪儿打哪儿」
吐槽归吐槽。
在美剧随时面临半路被砍危机的时代, 能连拍三季,《艾米丽在巴黎》自然不只是「网红打卡地vlog」。
这部剧还是抓住了观众的要害,才能成为不少观众的罪恶快乐。
要知道,坚持「去给用户提供内容,不断地产生优质内容」的网飞, 从来不会放过任何一个被大数据认可的剧。
纵然人人都在嘲,但《艾米丽在巴黎》在全球爆火是不容忽视的事实。
就拿「网红打卡地」来说。
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出国旅行所耗费的成本,对普通人而言几乎难以承受。
即便最近政策放开,国外依然会在旅行政策上加码。
前阵子,韩国要求中国旅客入境必须接受两次核酸检测。
但政策颁布没几天,韩国因中国游客入境人数过多,导致入境系统瘫痪。
要知道,在韩国做一次核酸就要79980韩元(约432元人民币)。
可即便如此,也没能磨灭中国旅客对出国旅行的热情。
这么看来,《艾米丽在巴黎》能够爆火也有迹可循。
某种程度上来说,这部剧满足了被困在国内的观众对巴黎的向往。
据电视网站TéléLoisirs调查,艾米丽在第二季前往的圣特罗佩和圣让卡普费拉等一系列景点,搜索量都直线飙升。
跟着艾米丽,足不出户就能体会在巴黎的小资生活。
在这种情况下,剧情的不足也尚且能够被忽视。
与此同时,这部剧也戳中了观众对有钱人的生活幻想。
虽然艾米丽只是个营销公司的普通打工人, 但实际上她的花销远远超出她的收入。
由于这个设定不真实到过分引人注目。
最近,《每日邮报》专门请了金融专家统计艾米丽的日常开销。
果不其然,艾米丽的工资负担不起她的生活。
毕竟能租得起巴黎五区的公寓。
几乎每天都会在闹市区悠闲地来上一杯下午茶。
更别说艾米丽从来没有重复过的穿搭。
香玉甚至一度怀疑,她的房间真的能放得下那些花花绿绿的衣服吗?
这样的生活,恐怕是每个都市丽人的梦吧。
总而言之,这部剧就像是很不健康的「甜品」。
你明知道它和梦幻的外表一般甜腻,内核只是让你发胖的脂肪。
甚至看完之后会责怪自己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这部剧上。
但你就是无法控制不去看它。
尤其临近年末,大多数人为时间流逝而伤怀之时。
一部不用费脑子的玛丽苏爽剧,是逃避现实最好的借口。
影视剧的娱乐性和严肃性,一直是个值得讨论的话题。
上世纪30年代,中国电影曾经出现过「软性电影」和「硬性电影」之争。
一边,「硬性电影」的倡导者坚持,电影要对现实有批判作用。
另一边,「软性电影」的支持者大肆宣导:
「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淇淋,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
两方争论不休,最终仍然没有结果。
软性电影代表作《化身姑娘》
但不可否认的是,这种以娱乐享受为目标,充斥浮华的资本消费的影视剧,确实能满足观众的心理需求。
尤其是在整个社会环境压力过大的情况下。
但话又说回来。
娱乐,永远都是影视剧的天然属性之一。
但并不意味着,它要做影视剧的唯一属性。
可以肯定的是,市面上不乏很多好的作品,能够在保证深刻内核的情况下,兼具娱乐性。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对「眼睛的冰淇淋」保持警惕。
全文完。
何超莲为赌王扫墓,70岁陈婉珍罕见露面,状态憔悴需搀扶上山
116资讯2025-01-102024年了,谁还在看疼痛青春?
115资讯2025-01-10一片狼藉!第一狗仔上节目大爆糗事,大S的“颜面”不保了!
114资讯2025-01-10《跑男》第12季开录,现场路透照曝光,女星造型成看点,周深粉丝放大招
113资讯2025-01-11从《风之谷》到新作,宫崎骏电影名场面惊艳上海
112资讯2025-01-11成龙携《神话2》卷土重来,和30岁娜扎演情侣,这是要爷孙恋?
111资讯2025-01-103位香港男星清明节回广东家乡祭祖的场面,甄子丹像朴实农民大叔
111资讯2025-01-10张艺凡白色拼接棉服现身机场 手拿棉花娃娃笑容甜美
110资讯2025-01-11刨开那些加分项,杨紫琼是什么水平的演员?
110资讯2025-01-08《囧爸》今日爆笑上映 “秀才”老爸踏上西部寻子囧途
110资讯2025-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