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意电影天堂 快意电影天堂
本地记录 云端记录

《中国乒乓》:有输有赢 好看炸了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01-11   浏览次数:78
快意电影天堂

比预期好太多。

这是我看完《中国乒乓》的第一感受。

它绝对比想象中真诚、纯粹许多。



从项目立项、到开机、第一次宣传定档…作为《夺冠》之后再一部体育电影,加上拍的是国球,对这个片子自然多了很多关注。

也多了很多“偏见”:主旋律、邓超+俞白眉、年轻演员能演好运动员…影片看完,“偏见”是有被打消的。

整部电影非常流畅,笑点、泪点、痛点、燃点,每一个情绪点都拿捏精准。但它又没有过度煽情,更没有强行塞入集体记忆、时代符号,全力聚焦乒乓球赛,足够细腻又点到为止。



影片中对三场大赛的还原,真正电影化的、各种放大体育运动魅力的镜头语言,跌宕起伏又流畅丝滑的故事节奏,无论是苦寒训练,还是精彩的运动场面,战术思维的勾勒,以及失败时变形广角镜头中戴敏佳(邓超 饰)的失落状态,夺冠时的紧张窒息感,看完都在脑海里挥之不去。

整部电影像热血漫画,张弛有度,大气、完整又激昂。

观影过程中眼睛会死盯着每一个球,出线会跟着叹息,得分心里会跟着喊“飒”。

尤其是最后还原1995年天津世乒赛历史现场的画面时——明明知道会胜利啊,但还是紧张万分。



“什么样的情况能把国乒逼得绝地反击?”

这或许是电影激发大家好奇心的一点。

国乒的常态不应该是“最不缺的就是冠军”吗?

长久以来,中国乒乓梦之队不断书写着国球的骄傲神话,大家也总以为乒乓就是长在了国人的天赋点上。看完《中国乒乓》,这种刻板印象会彻底打碎。哪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啊,传奇英雄的神话,是靠运动员一拍一拍拼出来的。

中国乒乓之所以能称霸世界的秘法之一是:

要么练要么死!



《中国乒乓》正是首先找到了一个突破刻板印象、从失败讲起的切入点。

上世纪90年代初,瑞典男队异军突起连续三届斩获世锦赛男团冠军,中国男乒则深陷低谷,管理、技法、训练上都问题重重。

面对内外质疑,时任男乒主教练蔡振华临危受命,大刀阔斧改革,带领马文革、王涛、丁松、刘国梁、孔令辉“男乒五虎将”,经过一段时间苦练,终于在1995年天津世乒赛上演了精彩的绝地反击,重夺斯韦思林杯。



看过影片就会知道电影对应的是哪段乒乓传奇,如果带父母看那就更完美了。《中国乒乓》能将他们迅速拉回到90年代初那个激情澎湃的年代。

看到这里,年长一些的读者或许会对以上原型人物有印象。但以上这些在最终成片中,变成了如下故事简介。

一位个性张扬的魔王教练戴敏佳,带领一群不被看好的“残兵败将”——负伤主力白民和(许魏洲 饰)、失意老将黄昭(段博文 饰)、千度近视削球手龚枫(蔡宜达 饰)以及缺乏大赛经验的双子星侯卓翔(丁冠森 饰)与董帅(孙浠伦 饰)上演一场热血逆袭的故事。

相信观众会问:这些人物姓名跟原型根本对不上。且需要给大家补充的信息是,电影院是放过名叫蔡新华版本的片子,中间发生了什么不得而知。只能说,改完名字,对观众代入有一定影响。

场外信息说完,说回故事本身:这个逆袭故事为何如此热血?

首先就是起点太低。

自1988至1993年中国男乒太多败绩。



于是,邓超饰演的戴指导立下豪言:两年,我相信我们两年后能夺回斯韦思林杯。

但打脸来得不要太快。

队伍经历了各种各样的输法:外战输,团体赛输,领先被反超,爆冷出局。尤其是1993年哥德堡世乒赛的惜败,将胜利拱手于人。

最大的压力自然落到了戴指导身上。

大金链子小金表和标志性的油头,邓超模仿乒乓传奇蔡振华可谓是形神兼备。

对于低谷期的中国乒乓球队,戴敏佳是“狠”字辈的教练。

他也最懂每个人的心魔,所以才有了与黄昭赛前“更衣室讲话”的关键时刻。

教练未必能教出冠军,运动员也未必能使自己的教练变成冠军教练。



胜利的那一刻,喜悦是共通的。但获得失败的时候,委屈、不甘、层层袭来的压力,某种程度上失败的体验感更深入骨髓,因为大概没有人比教练看过更多运动员失败的样子,所以电影中对1993年男乒哥德堡折戟时,戴敏佳心理极度压迫感的外化的镜头,压力直接透过屏幕直冲大脑,让人很有代入感。

不仅新帅饱受争议,各有特长的“五虎将”也各有问题。



白民和擅长横板弧圈结合快攻,但有伤病旧疾;黄昭近台快攻强,年纪又太大;隐藏的“秘密武器”、削球手龚枫竟然千度近视;侯卓翔和董帅又年纪尚小,缺乏世界大赛经验。

退无可退,那就只剩向上的一条路。

为使五人扬长避短,戴敏佳对球队进行了全方位改造,组织五虎将多次出国参加欧洲公开赛,主动适应欧洲人的体型和打法。最终,1995年在天津举办的第43届世乒赛中,五虎将力克劲敌瑞典队,终于重夺世界冠军。



为再现中国男团当年的涅槃重生,影片对时代氛围、角色形象、技术动作都进行了充分还原。大到90年代赛场上的数千人群演,小到运动员的服装面料都体现了电影时代质感上的精确度。

饰演白民和的许魏洲,发型精练、皮肤黝黑到认不出,其人物原型也是电影的技术指导马文革感叹:一看肤色就知道演我。段博文和蔡宜达也为更贴近人物原型而大幅度增肥或减肥,剧组还找来外形足以以假乱真的外籍球队演员。



这些都是诚意制作的基本操作了,不再赘言。

更想强调的是,扣人心弦的赛场是《中国乒乓》重要看点。

如果说热血是《中国乒乓》的底色,那么热血底色的前提就是足够专业、技术动作还原足够真实。影片摘取了历史上真实存在过的98颗球的对决过程,并使它们重现在片中的各场比赛中。这些球,都严格参考了当年比赛的录像记录。



乒乓球是一项技术非常细腻的运动,它不仅仅是一个动作,它每一板球,都要非常到位的,不同的运动员用不同的球拍打出的每一个球都有不同的旋转和弧线,“五虎”的动作已经都固定了,所以要先从动作上面,先正规,再去模仿。

我们知道,“小白球”从摄影技术上就不好拍。同时因依托着真实历史和人物原型,既要真实呈现“五虎”每一位各式的技巧亮点,又要强化展现每个人在击球时的心理活动,以完整描摹每位运动员的性格。

为保证运动的真实感和专业性,剧组请来专业乒乓球指导每天坐镇,精确地告诉演员,这个球是一个搓,所以这个球的旋转应该是什么旋转,也对后期进行指导。

主演们在开拍前进行了苦练,从零基础的菜鸟进阶成了电影里的乒乓高手。



邓超为塑造角色要一直练习用左手打球,许魏洲、段博文、蔡宜达、丁冠森、孙浠伦等主演也疯狂开启内卷模式。导演俞白眉曾透露,不管在哪儿拍,旁边都放着一张乒乓球桌。但真正的问题是,抢不到这个桌子。

大家都在干一件事,玩命练。

凌晨三点半,竟然还有人在打乒乓球。

应了那句“越了解乒乓,越敬畏乒乓,越热爱乒乓。”这也是演员们可以从精神气质上贴近专业运动员的过程。



若从更大的维度而言,《中国乒乓》都属实是最振奋人心的体育电影。

中国电影史上,《女篮五号》(1958)、《沙鸥》(1981)等影片曾是几代人的时代记忆,2010年代的《激战》和《破风》等也曾先后点燃过观众的热情,而2016年的引进片《摔跤吧!爸爸》更引爆了体育题材的内地可能性。

2020年展现几代中国女排拼搏传奇的《夺冠》,也验证了国民关注度。

正是基于此,近两年来国内出现了不少分别涉及马拉松、拳击、少年花样游泳、短道速滑等等运动题材电影,如《了不起的老爸》、《超越》、《出拳吧!妈妈》、《五个扑水的少年》、《我心飞扬》等等。

但全民IP的国球乒乓,一直以来在国人心中寄托着非凡的情愫。



从1959年容国团在第25届世乒赛上为我国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起,无数球迷和几代国人一路见证着中国乒乓的光辉与荣耀,它是我们民族热情、金牌信仰的最初起点。

也真正适配国字号与体育运动电影挂钩。

另外,此前的众多同类电影更倾向于与家庭、伦理、青春、爱情、女性、喜剧等元素或议题相杂糅。换言之,很多电影的体育运动要素,可能都是后置的,其他的类型元素才是试图链接观众的重点。

而《中国乒乓》在呈现上恰恰相反,它是非常纯粹,足够直接。它没有大历史大代际跨度的野心,家庭伦理等元素也几乎一笔带过。



你会发现,整部电影非常聚焦于从谷底向上的攀爬过程。这也是影片高燃的关键。

因为从世俗的眼光看来,中国乒乓一直在山顶,似乎在任何时候拿金牌都是理所应当的。只是无人知晓,如何经历了低谷期不为人知的苦涩。

年轻观众对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男乒从低潮重回巅峰的这一段历史,可能不太熟悉。

《中国乒乓》恰恰呈现了要如何对抗失败,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绝地反击。



乒乓球在影片中,也是实现梦想甚至自我救赎的途径。

影片中有一处动人的细节,离开国家队开了烧烤店的陈文,看着中国男乒在赛场上的绝杀时刻,沉默而泪流满面。不仅是因为男乒重回巅峰,或许更是一种深刻的感喟:

不能打球了,才真正感受到自己有多热爱乒乓球。



努力打球并不只是为赢得胜利,更是为了照亮自己。

于是我们感怀于电影中的经典一幕,邓超将瑞典劲敌的幕布换下,挂上了巨大的“五虎”们自己。

这也是这部电影让我们感觉热血沸腾之外,也有治愈性的地方。

最后想再补一句,围绕《中国乒乓》的电影内外,档期变动,起起伏伏,大家都看到了导演们多年为电影梦的努力,更准确的说是卖力,毫不怀疑他们对电影的热爱程度,这是非常动人的。

正是如此,也才会有了《中国乒乓》的真诚与热血。

褪去前三年的阴霾,愿大家看完《中国乒乓》,也能够像电影中所呈现的那样,在自己的行业里绝地反击。


THE END
*
*
*
*